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优势 > 安全耐用

我家就在河边天博体育app下载地址住 晋商大院的“三雕”修复师

发布日期:2023-11-27 10:34:50 浏览次数: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被誉为“华北水塔”,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之一。

  为了讲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西故事,央广网山西频道继2022年推出《我家就在河边住》大型融媒体主题宣传活动第一季后,于11月16日起正式推出活动第二季。

  第二季围绕山西“两山七河一流域”所涉县域展开,以普通人展现大时代,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以及百姓因河而兴的幸福故事,多角度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央广网晋中11月27日消息汾河从山西忻州管涔山奔涌而来,流经晋中的河谷地带,一座座民宅院落恢宏壮观、赫然耸立。缓缓流淌的汾河成为晋商繁荣的见证者。

  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就位于汾河之东、晋中市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的静升镇。王家大院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堪称明清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建筑群占地25万平方米,拥有231个院落,2078间房屋。从空中俯视,王家大院形似一个“王″字。

  当你立于黄土高坡之上,目睹其依山面水,错落有致的层楼迭院,几乎无法用言语描述这种震撼。

  王家大院之所以声名远扬,除了它雄浑的气势,还因为技艺精湛的石雕、砖雕和木雕并称的“三雕”艺术。

  王家大院之所以声名远扬,除了它雄浑的气势,还因为技艺精湛的“三雕”艺术(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高浮雕、浅浮雕、圆雕、透雕、阴刻……基本上你能点出来的雕刻技艺,这里都能找到。”任清文对记者说。

  今年57岁的任清文,是王家大院文展科的文保员,也是省级三雕技艺非遗传承人。从2000年开始从事古建三雕的维修保护工作,23年中,他用手里的刻刀,修复了上百件残破的三雕艺术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

  作为王家大院宏伟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雕是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生动载体。目前对外开放的4.5万平方米院落中,可谓一步一雕刻,件件堪精妙。

  三雕中损坏最多的是木雕,其中又数透雕品的残缺度最高(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走在层楼叠院中,任清文向记者介绍:“三雕中损坏最多的是木雕,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其中又数透雕品的残缺度最高。比如屋檐下的翼拱、门上的帘架等,很多都有缺失的情况。我要补齐缺失的部分,还要让新补的部分与原物融为一体,让人看不出修补的痕迹。”

  王家大院的三雕艺术品是清代“纤细繁密”风格的集大成者,远观具有整体和谐美感,近审可见其精细繁复。能否在一石一砖一木上,一刀一刻古今融合,是对现代修复技艺的极大考验。

  任清文首先要做的是仔细观察。待修复品所在建筑的整体功能、同建筑上相同物件雕刻题材及残存雕刻的形状、寓意上综合判断,确定“丢失”部分的内容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雕刻工作。

  画图纸、选材料、定尺寸、下刻刀,每一步都考验着修复者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态度(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画图纸、选材料、定尺寸、下刻刀,每一步都考验着任清文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态度。雕刻完成后,新旧物件拼接组合,不仅要结实,更要协调。尤其是木雕,为达到“如旧”,最关键的一步是上色。

  任清文告诉记者:“新旧衔接处先要用猪血和石灰混合后的浆液涂抹,再将新修复的部分涂上天然石材研磨的染料,要保证染料干燥后,木雕颜色和周围旧有色泽一致,最后上桐油起到保护作用。”

  在任清文的带领下,王家大院很多被修复过的三雕艺术品,如今已跟岁月融为一体。

  还岁月以岁月,每一次修补,短则几周,长则数月,23载年华,被任清文一刀一凿刻在三雕上,置于王家大院的厅堂院宇中,伴随百年大院一起进入下一个百年。

  任清文是王家大院文展科的文保员,也是省级三雕技艺非遗传承人(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我14岁开始跟爷爷学手艺,那时主要是做民居里的雕刻活儿,有一些基本功。但要说将雕刻上升到艺术高度,还得是来王家大院做三雕修复后。这个大院是不说话的老师,传授了我很多雕刻技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雕刻素材。”回忆过往,在修复大院的过程中,大院也“教”会了任清文许多。

  作为晋商辉煌历史的见证,三雕凝结了古代工匠的建筑智慧和精湛技艺,也将中华文化定格于方寸间。让三雕兼具工艺美术和历史文化双重研究价值。

  边修边学,任清文绘制的三雕图案如今已有上百张。他取材于此并创新创作的三雕作品已有上千件,很多作品在国内雕刻艺术评选中获奖。

  任清文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很多拼接模型,他告诉记者:“很多木雕的拼接都是榫卯结构,我专门做了古建窗花的拼接模型,孩子们可以拿着模型拆装,直观了解榫卯结构的拼接原理。这些木板上绘制着比较简单的传统图案,通过动手雕刻培养他们对这门技艺的兴趣。”

  除了修复、创作,任清文还在静升古镇非遗文化产业传习所给参观学习的孩子们手把手教授三雕技艺(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择一业终一生,不为浮华易匠心。三雕匠人任清文理解的“匠心”就是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甚至从事这门技艺,是他对三雕艺术最大的尊重。2015年,任清文被授予三雕技艺非遗传承人后,更加忙碌。除了修复、创作,他还要在静升古镇非遗文化产业传习所,给参观学习的孩子们手把手教授三雕技艺。

  任清文动情地说:“现在我去各地展示技艺,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非遗里的中国》节目,家里人也以我是非遗传承人而自豪。这些成就是因三雕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是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才有我们匠人安心的创作环境和艺术的传承、创新。我有幸成为拿‘接力棒’的人,一定要把这一棒传好,把祖先留下的宝贵技艺传给后世子孙。”